关店≠失败,暖通渠道商为什么要“做减法”?
放下高歌猛进的发展大旗,沉下心的暖通空调行业似乎更能冷静看待目前的市场环境。在和上海某经销商交流的时候,他和我分享了“进可攻,退亦可攻”的观点,大致的意思是,市场环境不好带来的挑战,对于每一位行业人士来说都是公平的,这时候要去为经营增量努力,才能抢占新一轮的发展先机,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所以需要先学会做减法,在偏离核心经营的其他方面选择放弃,这同样是瞄准经营发展的一条路径。“直白点说,今年上半年,我们把公司规模缩小了,关闭了门店,做了人员优化,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,专心致志投入进核心业务的经营中,起初是本着先‘苟活’,然后东山再起的心态,没想到轻量化经营后,反而在市场短暂的回暖中抓住了机遇,更是实现了增长。”他和我分享道。
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灵活调整,这显然考验着渠道商的应变能力。至少从这位经销商朋友选择退守的方式来看,其同样实现了经营的精进。可以发现,无论是关闭门店、优化人员还是削减冗余的开支,这些看上去是“失败”标签的消极举措,实际上是在做自身经营的聚焦。正是在这一行动前提下,他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聚拢,并紧紧抓住上海地区二手房交易量回暖的趋势,将经营和服务做深做透,最终收获了一份成绩。
扩张和退守本就是相互对立的关系,对于渠道商来说,做出选择的背后,是沉淀市场多年历经起伏后的果断,亦是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洞悉。暖通空调行业渠道商的经营,说起来并不复杂,卖好产品,做好服务是一切的根本,而营销手段、企业管理优化等等,都只是锦上添花,在发展乏力但又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,更轻便的行装或许更能够率先抢到机遇,也同样能够在不断深耕的过程中,将自身的经营价值进一步放大。
做“小”反而是为了更强,这就是这位渠道商在当下的经营哲学。在穿越市场周期的道路上,比起穷极所有力量来四处寻找机会,不如重新审视自身过去所取得的“成功”案例,并集中精力将这份优势放大。眼下,市场的洗牌正在悄然之中不断加速,有限的发展空间内,渠道商之间只会在不断缩小的舞台中展开肉搏战,那些自身根基不稳的渠道商,往往会在缩圈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,而一步一步扎实回归自身优势领域的经销商,看似是在“苟活”,实则他们已经距离最终的胜利无限靠近。
可以预见的一点是,已经过半的2025年,还剩下六个月的考试在等候着每一位行业人士的发挥,而对于渠道商来说,拥抱市场环境的低迷,精准把握进退的尺度,最终在伺机而动中掌握机遇,这或许将成为未来更为长期的考题。
- 下一篇: 国祥空调助力重庆博腾打造高效洁净环境系统
- 上一篇: 天加与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